“龙抬头”快到了,你打算理发吗?

视频制作:胡彦竹

“二月二,龙抬头,千家万户使耕牛。”3月4日,农历二月初二,民间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说法。

海报制作:方金洋

历史学者、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,“二月二”处在雨水、惊蛰、春分节气之间,时值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运肥备耕,播种将始。传说主管行云布雨的“龙”也苏醒过来,降下如油春雨。“龙抬头”代表了农耕时代人们对于应时节令的殷切期盼,期盼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仓满廪实。

海报制作:方金洋

“龙抬头”源于古人对天文的观测和想象。周秦以来,古人把穹庐般的星空分为二十八星宿,根据星宿排列的不同形状,以七星宿为一组,并以四种动物命名,即东青龙,西白虎,南朱雀,北玄武。青龙七星中的“龙角星(即角宿一和角宿二)”在春天来临时最先出现于地平线,成为春到人间的标志。

中国人很早就有过“二月二”的习俗。唐朝时要在这天“迎富贵”,吃“迎富贵果子”。宋代宫廷要“排办挑菜御宴”,摆出生菜、荠花诸品,猜测其名,以赏罚作乐,“王宫贵邸,亦多效之”。

把“二月二”和“龙抬头”连在一起并成为民俗节日始于明清时期。罗澍伟说:“‘龙抬头’本意是惊蛰节气前后百虫复苏,引龙驱逐。明朝时,二月初二‘各家用黍面枣糕,以油煎之;或以面和稀,摊为煎饼’,用以‘引龙,虫不出也’;亦可持清香、艾草遍熏家中角落,驱走蛇、虫及霉味。到了清代,这天‘食饭皆以龙名’,如饼谓之龙鳞,饭谓之龙子,条面为龙须,扁食为龙牙。”

海报制作:方金洋

“二月二,龙抬头,大人小孩都剃头。”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很多习俗,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理发,而这一习俗形成于清代。罗澍伟说,自古以来,汉族一直保持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”的观念,毕生“束发”。清代改男子“束发”为“辫发”,额前顶部头发需剃去,剃头业自此兴起。“有钱没钱,剃头过年”,剃头匠忙到春节前夕,纷纷返乡,直到来年二月初二方始营业。为广揽生意,讨吉祥口彩,便把这天理发叫“剃龙头”。

时至今日,不少人仍在二月初二这天去理发,让面容与春天同步,焕发出朝气蓬勃的“精神头”,让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虎虎生威,蒸蒸日上。

监制:胡清海

统筹:刘心惠、刘元旭

记者:周润健

新华社国内部、天津分社联合制作

节令工作室出品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上海: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“有限人员、有限区域、有限活动”

00,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,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,上海市启动清零攻坚行动以来,效果日益显现,但当前疫情依然十分严峻,
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2022-04-27

专家提醒:做核酸检测摘口罩后,尽量不要大口吸气

李侗曾说,不论是核酸检测,还是抗原检测,都有一定的假阳性概率
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-04-27

川师大发布关于卡拉奇恐袭声明,公布遇难教师身份

中方遇难者中,1名为我校派驻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桂平,另外2名遇难者为公派教师丁沐舫、志愿者陈赛,伤者为公派教师王钰清

来源:四川师范大学网站2022-04-27